在无人机航拍过程中,存在诸多影响成图精度的因素。为了改善成图质量,我们可以从作业参数的调整入手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:
(1) 飞向更高空域
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,尝试选择更高的飞行高度。这样,单个图像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区域,从而提升无人机数据采集的效率。
(2) 精心选择拍摄时段
飞行前的天气检查至关重要。应优先选择光线明亮的日子进行拍摄,因为这样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获得清晰的影像。在阴天飞行时,由于光线柔和均匀,同样能拍出不错的照片。当然,我们也可以通过安装滤镜来模拟这种效果,从而减少因地面反光和眩光导致的合成问题。若光线条件不佳,可手动调整相机参数,如增加光圈数值、提高ISO,或降低快门速度,以适应较长的拍摄时间跨度。此外,建议尝试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飞行,此时照片中的阴影较少,对后期处理大有裨益。同时,应避免在光照条件不佳的时段,如日落黄昏时进行建图作业。
(3) 优化航线规划中的旁向重叠
增加旁向重叠率是提升图像匹配效果的一种简便方法,尽管这可能会降低无人机的飞行效率。通过合理的航线规划,我们可以平衡飞行效率与影像精度,从而获得更优质的航拍成果。
(4) 在航线规划阶段,增加航向重叠可以提升相机拍照速度,从而增加航线上的拍照数量。但需注意,这可能会受到快门、RTK和存储能力的限制,进而影响最大飞行速度。
(5) 坐标纠正功能在大陆地区使用时应开启,以确保平面坐标的准确性。对于国外用户,该功能默认关闭,但若开启,同样会导致平面坐标偏移。
(6) 最大飞行速度可根据当前参数进行设置。该速度受任务飞行高度和航向重叠率的影响,是系统默认的最快任务飞行速度。
(7) 若使用大疆智图进行建图,建议关闭畸变修正功能。大疆智图会自动识别照片类型并去除畸变,以确保照片的无畸变参与后续建图。
(8) 在航测任务开始前,需对测区地面进行测光,以避免因相机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影像问题。任务结束后,应及时检查任务影像,确保每张照片的质量。无人机航拍测绘质量控制无人机航拍测绘质量的关键在于对飞行前、中、后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。这包括对飞行特殊情况的处理,如穿越航线、小十字飞行和补飞等原则的遵循,以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数据获取过程中,偶尔可能会出现某些异常情况,导致特定区域的数据缺失。针对这些存在数据漏洞的航线,我们需要进行补飞,并确保补飞航线的两端都适当延长,以确保两次获得的数据能够顺畅接边。
数据异常处理
在飞行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卫星信号短暂失锁的情况,或者由于恶劣的飞行条件,如强风或上升气流导致的飞机姿态快速变化,从而影响卫星信号的稳定性。对于这类情况产生的POS数据异常,我们需要根据异常时间段是否位于正式航线上,以及整个架次的POS数据精度来评估航线数据的有效性。对于无效数据的航线或架次,我们将安排补飞,确保本项目的每个飞行架次都能获取到有效的数据。
|